融入大湾区,文化当先锋 一一赣州市南康区作协组团赴东莞市作协考察学习

发布时间:2023-04-16   来源:未知   阅读:1419

雨生百谷春浓时,南野风吹遍地诗。

诗是四月的春风拂来的阳光,阳光是天空下温馨的预约,宛若绚丽的花丛装饰一片生机盎然的热土。

这里,是南中国天空下的莞邑大地。

4月13日上午,赣州市南康区作家协会考察团一行走进这片土地。

粤赣两地山水相亲、人文相通,彼此往来一向交流频繁。为开启赣州南康与东莞两地文学交流、人文交往及友好合作,促进赣州客家和岭南地区文化联盟发展,本着整合资源、互学共鉴、优势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赣州南康与东莞结对协作,在文学领域进行新融合、新探索,助推两地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为此,赣州市南康区作家协会组团赴东莞进行为期2天的考察调研,到东莞作家协会取经学习。

考察团由中共赣州市南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剑、赣州市南康区文联负责人叶莉、赣州市南康区作家协会主席赖华明、两地协会缔结友好协会策划人陈辉、南康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昭远等人组成。

13日下午,中国作协会员、东莞市文联创作部主任、市作协主席胡磊,率领阵容强大的“文坛莞军”【柳冬妩(中国作协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彭争武(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黎启天(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林汉筠(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王卫东(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吴诗娴(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谢松良(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莫华杰(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徐汉洲(广东九八七企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东莞市作协理事),莫寒(中国作协会员,市作协主席团成员兼秘书长),肖隆东(广东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副秘书长),钟定智(广东省作协会员,市作协监事),胡见宇(广东省作协会员,市作协理事),谢莲秀(广东省作协会员,市作协理事),吴德文(广东省作协会员,市作协理事),吴群(知名音乐人,东莞市吉他学会会长),沈汉炎(诗人,市作协理事,《东莞日报》记者),青年女诗人卢佳(九八七企划宣传副总监)、李春娇(九八七酒业董办副主任)等】,首先带领南康考察团一行参观了东莞市作协、文联办公大楼、让南康来宾亲眼见识了东莞文学艺术百花园的繁盛景象。随后,东莞作家们带领考察团走进位于高埗镇的九八七集团参观。

九八七集团(广东九八七企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建成“茅台小镇”,把全国营销平台及重大项目投资落户东莞,使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东莞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和收藏茅台镇核心产区的老酒,领略到著名酒乡特色人文特产文化。目前,小镇储藏优质酱香酒10000万吨。那些美酒,在九八七集团总裁徐汉洲的笔下,俨然是源源不断的诗情。

在这片诗情盎然的土地上,东莞市作家协会召开欢迎南康来宾的座谈会。

会上,东莞市作协主席胡磊与赣州市南康区作协主席赖华明分别介绍了东莞、南康近年的文学创作情况,东莞市作协与赣州市南康区作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互赠各自团队出版的书刊。两地作家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畅谈文学与人生。最后,东莞市作协主席胡磊作了总结讲话。

14日上午,考察团走进樟木头镇,到樟木头文联、作协参观考察。宾主双方在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召开座谈会。会上,樟木头文联主席聂艳介绍了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近年来的文学创作情况,南康区文联负责人叶莉介绍了南康区情,并向樟木头及东莞文艺界的文学家艺术家发出诚挚邀请:请到南康观光旅游采风创作,让东莞的文艺家们妙笔生花把南康描写,把南康推向世界。随后,两地作家在聂艳陪同下,一并参观了“中国作家第一村”及“粤亮文化中心”。

“粤亮文化中心”成立以来,为樟木头的文化工作增光添彩,做出了突出贡献,相继有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展示交流基地、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展示交流基地、岭南墨社展示交流基地、东莞市南音古琴社演艺厅等文化艺术机构落户在此落户。 而“中国作家第一村”,更是樟木头繁荣发展文艺创新的成果,先后有逾百位国内知名作家、诗人入驻,他们的作品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等国级大奖。

“融入大湾区,建设新南康,争当排头兵”,南康考察团肩负践行“融湾”的使命。南康“融湾”,文化先行。文学归属于文化,是文化现象。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相比,它的特点是内涵深邃,变化比较缓慢,具有很大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文化与其说是某种意境完成的结果,不如说是趋于完成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于南康来说就是文化“融湾”的行动。如果说,商务部门“融湾”是经济行为是招商引资,那么文艺部门的“融湾”则是精神之举,实施“召文引智”,旨在召唤引进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智慧。

为策应南康区委区政府“融入大湾区,建设新南康,争当排头兵”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南康苏区与广东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在社会有识之士的策划和推动下,南康区作协与东莞市作协缔结为友好协会。

东莞,是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其经济社会发展走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前列。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下,东莞特别重视文化建设,东莞作家群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跻身中国文坛前沿阵地。东莞的文学精神和创作风气值得南康作家学习、效仿和倡导,南康作家因此拜东莞作家为师,从东莞作家身上汲取先进的文化理念提升自身文化品位、创作能力。

赣州南康与东莞有着密切的地缘、人缘关系,赣州是客家摇篮,东莞是客家聚集地,两地均处东江流域。东莞的一些作家,不乏来自南康、赣州、江西,东莞作协前任和现任主席都是江西人。

两地都是一片经济繁荣的热土,全国著名的制造基地:东莞是“世界工厂”,南康是“世界实木家具之都”。广东东莞的GDP占全省的 8.67%,南康的JDP占赣州市的 18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康就是江西的东莞。

东莞作协的工作,有着许多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东莞对文学创作的扶持力度在广东地级市中是最强的地区之一。他们常规化大手笔支持作家出书出成果、与国家级文化机构联合举办学术研讨采风笔会,千方百计帮助会员作家成长,硕果累累,令南康作家心神向往。

这便是考察团此行的动因之一,而此行,无疑是“融湾之旅”,拜师之行。

随着南康作协与东莞作协友好协会关系的建立,南康作协将不定期邀请东莞作协组团到南康开展创作采风联谊活动。东莞作协具有资源、人才和平台的优势,今后将安排作家老师到南康,为南康作协会员授课,帮助南康作家成长,助推南康作协发展,同时通过缔结友好协会创造全国作协异地合作的典范,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东莞和南康名作创新的智慧。

在东莞考察期间,考察团还走访了南康东莞商会,与会长胡宗生、执行会长蓝贤清等商会领导进行了亲切交谈,商议在文化与商业之间探寻合作的契机,助推在外乡贤在产业之上构建精神家园,激发乡贤创新创业建功立业回报家乡。商会旗下聚集着500余名南康乡贤,他们是南康在外的创业精英。今天的南康,生活在本土的南康人有80多万,散居在南康之外的南康人有120多万,全球南康人总数逾200万。200万勤劳智慧的南康人是南康兴旺发达的力量之源,他们“无中生有”的理念奋发图强的精神创新创业的事迹是南康作家创作之源。

创作之源,在现代文明蓬勃生长的沃土。东莞就是这样的沃土。

东莞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东莞的主要河流东江(珠江流域三大水系之一)源自赣州,经河源惠州流入东莞,东莞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水哺育一群数量庞大、勤劳智慧的人,他们就60多万生活在樟木头、凤岗、清溪等客家镇区的东莞客家人。

客家人崇文好学,文人辈出。在纯客镇樟木头,东莞创建的“中国作家第一村”,为东莞经济发展夯实人文根基。

强盛的人文根基孳生出庞大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不断创新、发展,成为著名的国际加工制造业城市,家具制造业成为东莞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

与南康一样,东莞家具产业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时期,东莞家具业便已有文字记载。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木制家具业快速发展,一批批量生产的国营企业渐成规模,产品远销海外。

东莞目前有家具及配套企业3000多家,上亿元产值的100多家,包括光润、富宝、台升等一大批国际著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以中高端为主。“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大岭山镇,“东方家具之都”厚街镇享誉国内外。东莞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家具行业重要的研发、制造和采购基地。

家具,是东莞与南康共同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南康在“奋进新时代 书写新荣光”的号角声中飞速前行,南康这个原中央苏区县,成为老区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从“家具”变“家居”,从“制造”变“智造”,从中国走向全球,南康区用了整整30年时间实现家居产业年总产值2300亿元的跨越式发展。“天下家居第一镇”南康家居小镇,国际陆港、南康家居美学馆及格力(赣州)智能制造基地……勾勒出南康区经济发展的浩阔的产业版图独特的发展路径:国际货物集散地国际陆港赣州港,中国第八个内陆开放口岸,全国唯一进口木‘材直通口岸,为南康“木材买全球,家具卖全球”的产业壮举构筑了雄视万里的高端舞台,演绎出产业发展的传奇活剧:南康家具产业集群产值由建港前的100多亿到突破25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家具生产基地,中国家具之乡,世界实木家居之都,全球家具集散地,一连串殊荣桂冠花落南康,吸引一个个中国作家和记者采风团走进南康采访采风体验创作。

下一个走进南康的采风团,将是东莞作协的团队一一“中国文坛莞军”。

这是南康作协、文联的热切期待,这是南康作家与东莞作家的预约,这是南康人民的热情邀请:

东莞的作家老师们,请到南康来作客!

(千城传播南康工作室、东莞•南康作协战略联盟宣传顾问)